在高等数学或线性代数的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关于矩阵和行列式的概念,其中“余子式”和“代数余子式”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术语。它们虽然密切相关,但含义却有所不同。本文将详细解释二者的区别,并提供一种简便的方法来寻找一个行列式的余子式和代数余子式。
一、余子式的定义
余子式是指从一个n阶方阵中去掉某一行和某一列后所得到的(n-1)阶子方阵的行列式值。例如,对于一个3×3矩阵A,如果要去掉第i行和第j列,则剩下的部分就是一个2×2矩阵,其行列式就是原矩阵中元素\(a_{ij}\)对应的余子式,记作\(M_{ij}\)。
公式表示:
\[ M_{ij} = \text{det}(A_{ij}) \]
其中\(A_{ij}\)是从矩阵A中删除第i行和第j列后的子矩阵。
二、代数余子式的定义
代数余子式是在余子式的基础上乘以一个符号因子\((-1)^{i+j}\),这个因子取决于元素所在的位置(i,j)。因此,代数余子式可以看作是带符号的余子式。
公式表示:
\[ C_{ij} = (-1)^{i+j} M_{ij} \]
三、两者的区别
1. 本质区别:
- 余子式仅涉及数值计算,即去掉特定行和列后计算剩余子矩阵的行列式。
- 代数余子式则在余子式的基础上引入了正负号的变化,这是由位置决定的。
2. 应用场景:
- 余子式主要用于简化某些复杂的行列式计算。
- 代数余子式则广泛应用于展开行列式(如拉普拉斯定理)以及计算伴随矩阵等场景。
四、如何寻找余子式和代数余子式
假设我们要在一个4×4矩阵中找到元素\(a_{23}\)的余子式和代数余子式,具体步骤如下:
1. 找出余子式\(M_{23}\)
- 首先,去掉第2行和第3列,留下一个3×3的子矩阵。
- 计算该子矩阵的行列式,结果即为\(M_{23}\)。
2. 计算代数余子式\(C_{23}\)
- 根据公式\(C_{23} = (-1)^{2+3} M_{23}\),确定符号。
- 如果\(i+j\)为偶数,则代数余子式等于余子式;如果是奇数,则取相反数。
五、实例演示
设矩阵\(A = \begin{bmatrix}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end{bmatrix}\),求元素\(a_{12}\)的余子式和代数余子式。
1. 去掉第1行和第2列
得到子矩阵:\(\begin{bmatrix} 4 & 6 \\ 7 & 9 \end{bmatrix}\)
2. 计算子矩阵的行列式
\[
\text{det} = (4 \times 9) - (6 \times 7) = 36 - 42 = -6
\]
所以,\(M_{12} = -6\)
3. 确定代数余子式
由于\(i=1, j=2\),所以\((-1)^{1+2} = -1\)。
\[
C_{12} = (-1)^{1+2} M_{12} = -(-6) = 6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余子式和代数余子式的计算并不复杂,关键在于正确理解它们的定义并熟练掌握符号规则。希望本文能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