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微》是《诗经·邶风》中的一首短小精悍的诗歌,其文字简洁却意味深长,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在困苦生活中的哀怨与无奈。
原文: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译文:
天黑了啊天黑了!为何还不回家?
如果不是为了君主的事情,为何要在露水中劳作?
天黑了啊天黑了!为何还不回家?
如果不是为了君主,为何要在泥泞中辛苦?
这首诗通过反复吟唱“式微,式微!胡不归?”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渴望回归平静生活的愿望。诗中的劳动者面对艰辛的劳作,不禁发出质问:“为什么我们不能回家?”这里的“回家”不仅仅是指物理上的归家,更是对自由、安逸生活的向往。而“微君之故”和“微君之躬”的回答,则揭示了他们无法归家的原因——因为要服侍君主,不得不在外奔波劳累。
《式微》以质朴的语言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劳动者的悲惨处境,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内心的挣扎与抗争。尽管身处困境,他们仍然保持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希望,这种精神值得后人学习和传承。
此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还为我们研究古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它让我们看到,在那个时代,普通百姓的生活是多么艰难,同时也提醒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