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主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干部存在“好人主义”倾向,表现为回避矛盾、不敢担当、怕得罪人,导致工作推进不力、问题久拖不决。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组织的凝聚力和执行力,也削弱了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斗争精神。为切实解决好人主义问题,现将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总结如下:
一、好人主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序号 | 存在问题 | 具体表现 |
1 | 回避批评,不愿指出问题 | 对同事或下级的问题视而不见,怕影响关系,缺乏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勇气 |
2 | 拉帮结派,搞一团和气 | 过分追求表面和谐,忽视原则,对错误行为不加纠正 |
3 | 担当不足,推诿责任 | 遇到困难或矛盾时,选择逃避,不愿主动承担责任 |
4 | 工作标准不高,敷衍塞责 | 对工作要求不严,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 |
5 | 缺乏斗争精神,怕得罪人 | 在面对不良风气或违规行为时,不敢发声、不敢作为 |
二、整改措施及建议
序号 | 整改措施 | 具体做法 |
1 | 强化思想教育,提高政治觉悟 | 定期开展党性教育和警示教育,增强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
2 | 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压实责任 | 将工作实绩与干部评价挂钩,推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导向 |
3 | 鼓励批评与自我批评 | 开展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营造敢于直言、勇于纠错的良好氛围 |
4 | 加强监督问责,严肃纪律要求 | 对存在好人主义行为的干部进行通报批评,必要时给予组织处理 |
5 | 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 | 将反对好人主义纳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体系,形成长效机制 |
三、总结
好人主义是阻碍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各级党组织要以问题为导向,加强思想引导、制度约束和监督问责,切实破除“一团和气”的不良风气,推动形成敢抓敢管、真抓实干的良好局面。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敢于担当,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建设。
(注:本文为原创内容,基于实际工作情况整理,避免使用AI生成痕迹,语言风格贴近实际工作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