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背景与策略时,统一战线无疑是一个核心概念。它作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实践中总结出的重要经验之一,贯穿了整个革命过程,并为最终取得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那么,在这个统一战线中,其主体究竟是什么呢?根据历史研究和相关文献记载,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工人阶级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统一战线的核心力量,而农民则是这一统一战线的主体。
首先,工人阶级之所以成为统一战线的核心力量,是因为它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具有高度组织性和纪律性。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工人阶级不仅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重压迫,而且由于集中程度高,易于形成强大的集体行动能力。因此,他们成为中国革命中最坚定、最可靠的革命力量。
其次,农民构成了统一战线的主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社会的最大群体,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他们的生存状况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发展大局。在中国这样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里,要想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目标,就必须依靠广大农民的支持与参与。毛泽东同志曾指出:“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谁能解决土地问题,谁就能赢得农民。”这充分说明了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此外,在具体实践中,中国共产党还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来团结包括小资产阶级在内的其他阶层共同奋斗。例如,通过建立工农联盟、实行减租减息政策等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了社会各界的积极性,从而扩大了统一战线的范围。
综上所述,虽然工人阶级是统一战线的核心力量,但农民才是这一战略体系内的主体部分。正是基于对这两类群体深刻认识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才能够领导全国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最终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