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俶个人简介】李俶是唐朝中期的一位重要历史人物,原名李世民,后改名为李俶,是唐玄宗李隆基的长子,唐肃宗李亨的弟弟。他在唐朝的政治舞台上扮演了关键角色,尤其在安史之乱期间,为稳定国家局势作出了重要贡献。以下是对李俶生平的简要总结及详细信息表格。
一、个人简介总结
李俶(711年-779年),初名李嗣升,后改名李俶,是唐玄宗李隆基的长子,母亲为赵丽妃。他自幼聪慧,深得父亲宠爱。在安史之乱爆发后,李俶被任命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负责平定叛乱。他与郭子仪等将领合作,成功收复长安和洛阳,为唐朝的稳定立下汗马功劳。后来,李俶被封为太子,最终继承皇位,成为唐肃宗,年号“至德”。
李俶在位时间不长,但其政治手腕和军事才能对唐朝后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注重选拔贤才,重视民生,努力恢复战后的社会秩序。然而,由于长期征战,他的身体状况逐渐恶化,最终在位仅五年便去世,享年68岁。
二、李俶个人资料表
项目 | 内容 |
原名 | 李嗣升 |
改名 | 李俶 |
出生年份 | 711年 |
去世年份 | 779年 |
父亲 | 唐玄宗李隆基 |
母亲 | 赵丽妃 |
兄弟 | 唐肃宗李亨、永王李璘等 |
在位时间 | 756年-762年(作为太子) |
年号 | 至德 |
主要功绩 | 安史之乱期间平定叛乱,收复长安、洛阳 |
性格特点 | 聪明果断,善于用人 |
历史评价 | 为唐朝中兴作出重要贡献,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 |
三、结语
李俶作为唐朝中期的重要君主,虽在位时间不长,但他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在动荡的年代中稳定了国家局势,为唐朝的延续奠定了基础。他的事迹至今仍被史学家所关注和研究。